了解最新公司动态及行业资讯
近年来,随着相关部门对文物保护工作不断重视、投入持续加大,文物数字化工作的逐步展开。文物的数字化是一个将文物信息全面准确记录的过程,是文物保护的一项基本工作,也是为文物做档案的必不可少的一环。文物有了全息记录之后,不仅它的生命可以得到延续,它的文化也可以得到传承。
文物数字化是对文物进行全息记录和转化的工作,一可抢救性记录保全文物全面信息,实施文物的数字化信息保护,为永续的文物保护研究夯实基础,二可实现文物资源由物质资源向数字资源的转化,使其成为数字时代可不断增值永续发掘转化利用的文化资源基础。文物数字化建设,是实现文化资源长久保存并发挥更大作用的基础性工作。
在数字时代,系统地建构文化遗产的数字资源和基础的首要工作,就是进行文物(文化遗产)的数字化工程,通过文物(文化遗产)数字化实现文物由物质形态向数字形态的转化,从而成为数字时代中国文物及其承载的文化信息走向公众参与教育和价值观建构、走向世界参与文明互鉴的基础。文物数字化能让文化遗产“活起来”。
数字技术在文物领域的运用,拓宽了文化传播的空间,缩短了传播的时间。在网络发达的今天,我们用虚拟展示的手法,将原本耗费很大财力的文物搬到网上。
当前,正是一次系统梳理检核自身文物基础工作并提升夯实文物基础工作的机会。其最终的成果,是一套物理分散、逻辑互联、全国一体的完备的文物资源大数据。这件浩繁的工作可以纳入国家新基建计划中,引进数字科技领域先进的思维和技术手段,使这个数据库的建设能够与国家目前正在进行的数字新基建同步。
因此,文物数字化的根本目标应是:充分认识当前时代技术优势,为中国文物建立矿藏级别的数字档案。实现文化遗产资源从物质形态向数字形态的转化,使文化遗产资源成为与山川大地、煤炭、石油、天然气、稀土等同样的国家资源中的核心资源,成为可永久保存,可持续再现,在可持续保护、研究、利用中不断增值的文化资源。从纯学术的角度看,一旦实现了矿藏级别的文物档案建设,相关研究的基础才可靠扎实,研究水平的提升才有可靠基础。
下一篇:我国数字文博的起源与发展